第(3/3)页 在阿拉伯地区也是如此。 帖木儿此人当然也是这般。 为了反抗也里牙思火者,也就是成吉思汗的第八代孙,最大程度的拉拢传道师,获得了宗教的支持,打败了对方,但也让宗教成为了帖木儿汗国最大的势力,到了不可动摇的地步。 后来帖木儿东征,虽然止步于委鲁母,但也让传道师们的地位,垄断了亦力把里的宗教,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传道师的身影,并且势力不弱,可并不是垄断。 而当下帖木儿的土地打的有多广,不光是帖木儿的胜利,也是传道师们的胜利,他们属于最支持帖木儿的宗教势力,两者互相成就。 所以哪怕帖木儿不在都城,包括他的大儿子们都跟随帖木儿西征,都城也没有投降,选择了抵抗。 见状。 张辅也不犹豫,直接下令攻城。 整地地区的兵力又不多,围点打援,打谁?不过是皇帝陛下的安慰之言罢了,拿下此城才是最大的目的。 骑兵攻城。 重炮虽然没有,轻炮还是有的。 “轰隆隆。” 撒马尔罕都城上也有大炮。 火器由蒙古人从中国带到了中亚西亚,传给了阿拉伯,又有阿拉伯传给了西方,可见阿拉伯的火器制作上,能力并不弱,否则也不会被西方学习。 不过他们的火炮,还属于旧式的火器,碗口铳的类型。 威力不大,射程也不远,还不如明军带来的轻炮。 只是张辅带来的轻炮,只有虎蹲炮,虽然可以射到城头上,却无法摧毁城墙,只能给予城头的守兵大量的杀伤,打击的对方抬不起头来。 “还是等重炮来吧。” 王真看着高大的城池,不舍的说道。 “我当然希望有重炮,可现在不是没有么,等重炮来,也就是大军的到来,谁也知道需要多久,我们在数千里之外,拖一日就有一日的风险。” 张辅耐心的解释。 他平时不会这样,战场上的军令简单明了,如今多说几句,才能缓解内心的忧虑。 “滴滴滴滴答!” 号角声响起。 明军的士兵们,视死如归的发起了冲锋,靠着因地制宜制作的简单的攻城体,用最简陋的方式攻城,正是考虑张辅军队的不足,朱棣才说他们看情况,而不是下军令让他们务必拿下此城。 “轰隆隆。” 哪怕是虎蹲炮,炮手们也尽全力的瞄准城头,为己方的袍泽们开道,最大程度的提供帮助。 忍着炮火,在传道师们的鼓励下。 撒马尔罕都城的士兵们,并没有动摇,同样给予了坚定的还击。 火门枪,乃至无数的箭矢。 数十年来的征伐,中亚西亚的工匠,要么被掳掠到帖木儿的军中,还要么送到了都城,还有大量的财富和物资,把这座城池堆积的非常强大。 激战了一个时辰,张辅鸣金收兵。 不光守军死了不少人,明军也死了不少人,在撤退的军令未下之前,所有人都是正面而亡! “这样打下去不行。” “就算攻下了此城,我们的伤亡也太大了。” 年轻的朱高煦忍不住的心疼,再也没有刚开始的意气奋发,额头眉头紧皱,看上去有些朱棣的影子。 明军在城外扎营。 当夜。 撒马尔罕都城派了一直军队想要偷袭,结果被明军狠狠的教训,全军覆没,震撼了撒马尔罕都城,人们再也不敢小觑明军。 各门紧闭,打定了坚守城池的目的。 令人奇怪的是,撒马尔罕都城被围,竟然没有几支像样的援兵来支援,让张辅等人大惊。 难道连围点打援的计划也失败了。 —— 朱能的联军,抵达了巴里黑一带。 一路来的行军,令朱能内心复杂,原本现象的抵抗,连影子都没有,各地的百姓反而主动投靠,甚至有首领主动加入,要为大明作战。 “这” 朱能当然不会自大的认为是大明的影响力,经过和诸人的交谈,才明白了事实。 帖木儿造反的时候,当时他的势力还很弱小,对抗强大的黄金家族,不光极力拉拢传道师,还拉拢不少地方的势力,例如迷里忽辛。 这位不但是帖木儿的盟友,还是姻亲结盟的方式。 结果帖木儿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裕。 或者说地方生产力不足,物资就这么多,只够养活帖木儿的军队,打败了黄金家族后,帖木儿开始对盟友们下手,除了解决这些势力,还对地方大兴屠戮。 例如两人在见面之后聊了很多,忽辛决定放弃自己的一切权利向帖木儿投降,帖木儿则“仁慈“的原谅了他,并答应提供资金来支持忽辛前往麦加朝觐。 但是就在忽辛以为自己可以在帖木儿的庇护下度过余生的时候,帖木儿派自己的侍从刺杀了忽辛,并且对巴尔赫的等地的百姓进行大屠杀,理由是他们曾经支持和帮助过忽辛。 其实就是为了劫掠物资养活军队。 劫掠了各地的百姓,养活了军队,开始了东侵,结果发现当地不但抵抗力强,物资也贫瘠,立刻又调头往西,才有了今日的帖木儿汗国疆域。 所以除了撒马尔罕一带,南边最近的大城巴里黑都与帖木儿离心离德。 也是历史上帖木儿才死,帖木儿汗国就分崩离析的根本原因。 所以朱能一路西征,一仗未打,联军的规模却越来越大,从最初的两万,发展到了八万余,近十万人的规模,抵达了撒马尔罕都城。 张辅被吓了一跳。 还以为是撒马尔罕都城的援军,人家谨慎,集结一起来攻打自己,正当张辅小心翼翼,内心忧虑的时候,才搞清楚,对方竟然是朱能。 看着带来近十万规模军队的朱能,张辅等人目瞪口呆。 朱高煦的眼神里尽是神奇。 难怪大哥最初就看重朱能,这家伙果然厉害啊。 朱能很不好意思。 胜之不武,胜之不武,他倒现在也没彻底搞清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天将军的威名。 从亦力把里传到了中亚。 人们都知道了,大明天国有个大方的将军,出手大方,仁义无双,比起以往其他的首领,与大明的大方相比,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