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穷人也有。 所以单身汉不少,两万三千余户,才十二万口人。 “虽然人数不多,但也是努力说服的成果,可喜可贺。”朱高炽没有生气,二十万人口比较好,一道政令就可以得到的数字,就看站在谁当下立场了。 朱高炽非常清楚。 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而不是展望未来,活在当下。 许多读书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动了他一丝一毫,那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可是动别人的利益的时候,他却欢声笑语。 现在朱高炽就是要改变官员的做事风格,从小事做起,一件件的做起来。 虽然不可能做到结束官僚思维,可不也在为未来打下根基。 文明不是唾手可得,需要埋头实干。 户部和粮票银行一起来了。 “大明在交趾上耗费的钱粮物太多。” “这次的战事结束,交趾的夏收,还有大军的撤回,会缓解下来的。”朱高炽回复道。 如今大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技术不够,人手来凑,社会资源分配模式的调动下,带来的大变化,本质上并没有做到机器生产机器,彻底解放传统效率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 社会资源是有限的。 在交趾的收复过程中,最多的时候,凭空多出来的近百万张嘴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内地供应,加上其余的物资,这也是朱高炽同意引蛇出洞计划的根本原因。 交趾。 大明新军靠着武器装备和士气,战无不胜。 同时军纪严明,对地方百姓秋毫不犯。 历史上。 交趾叛军因为初期的胜利,内部争权夺利陷入了混乱,最后在朱棣重新从国内派出大军的面前,又重新保持了团结,一致对抗大明。 如今。 前期的失利,让交趾叛军的首领们并没有内乱。 但是在强大的新军面前,交趾叛军不敢野战,陷入了战略被动,有被各个击破的风险。 朱能按照朱棣的要求,作战保持了不急不躁的态势。 务必要通过这一次的战争,扫平交趾的所有隐患。 特别是交趾南部。 交趾南部为何皆反? 因为交趾南部华族并不占多数。 大量的非华族人口,和前朝反抗势力结合在一起,而华族占绝大多数的交趾北部地区,反倒是没有什么叛乱,这就真实的现实。 历史上大明在交趾的失败。 主要败在了前朝统治阶级的反抗势力和非华族的联合抵抗。 非华族也在这一次的战争中,当交趾重新恢复为安南,他们站到了台前,开始露出势力。 这就是对民族的出卖。 国内外都有。 人性如此。 地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民族利益绝不手软。 同样。 代替地主阶级兴起的资本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民族利益一样绝不手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