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们是大明,不可战胜的伟大-《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刘通的母亲,这位老妇人就在他儿子为她包下的包间里,用最污秽的言语,使用在了七妹的身上。

    无论如何。

    这场节目是优秀的,获得了大部分的掌声。

    下一场。

    学生表演。

    这回,没有人在反对,所有人都在鼓掌,知道自己孙子在舞台上的老妇人,激动地走到栏杆处向下望去,想要找到自己的孙子。

    舞台的工作人员帮忙,一起把各项乐器搬运到舞台上。

    大鼓,小鼓,竖铜锣,竖竹排琴,大号,小号……

    近百名十四五的中学生,穿着一致的校服,稚嫩的面孔上,嘴角又还流露出一圈青色,正是即将长大成人的标志。

    “下一场节目是歌唱大明,由中华重工工人子弟中学献上,请大家为他们鼓掌欢迎。”

    “哗啦啦。”

    青少年们满脸的自信。

    但是在二十万人的大场中,如此热烈的气氛下,许多青少年紧张了起来。

    “不要紧张,看着自己的乐器。”乐器先生小声鼓舞道。

    希望不要出错吧。

    乐器先生自己也内心打鼓。

    在忐忑中,乐器先生开始了他的指挥。

    和第一场节目不同。

    歌唱团的学生们,和乐器团的学生们同时开始了表演。

    “前进,前进,前进。”

    “锵。”

    “啪。”

    激昂的乐器声中,歌唱团的学生们,唱起了鼓舞人心的歌曲。

    “咚咚咚咚咚咚。”

    “咵……”

    “锵……”

    乐器团的孩子们,犹如波浪一样的起伏,整齐的敲打乐器。

    “好。”

    观众席上,传来了叫好声。

    乐器先生忘我的指挥,孩子们也忘记了紧张。

    “我们的大明向太阳。”

    “脚踏着天下的大地。”

    “身负着百姓们的祝愿。”

    “我们是大明,不可战胜的伟大。”

    ……

    “哗啦啦。”

    “哗啦啦。”

    才第二场节目,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他们忍不住的鼓掌,大声的欢呼。

    整个大场二十万人的观众,他们的热切仿佛直传天际。

    “这是不是民心?”

    刘达回过头,大声的问向杨镛。

    他不得不大声。

    因为整个大场,犹如巨大的洪流声,所有人的欢呼,让每个人只能用最大的声音,才能让别人听到他在说什么。

    杨镛张着嘴,无措的看着刘达。

    他终于知道北平举办中秋盛典的意义了。

    这哪里是为了显示朱高炽的丰功伟绩。

    是汇聚人心啊。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