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让直角三角形旋规,可以画出圆形,把几个直角三角形合在一起,可以得到正方形和长方形。” …… “周承志八十五分。” “……九十五分,是全班最高分数的三位同学。” “……五十分,不及格。” “……四十五分,不及格。” 先生早就看过每个学生的答案,很快就批阅出了试卷,当堂发出成绩。 成绩优越的得到赞扬,成绩良的告诫需要继续努力。 至于成绩不合格的。 全部上台接受惩罚,教尺打手心。 中学的教学风气,充满了严格。 这些十三岁的少年们,已经被学校当做半个大人对待,要求他们全面发展的同时,每个人都尽量跟上进度。 这就是中华重工工农子弟中学。 傍晚。 周承志带着成绩单回到家中,需要交给家长签名,成绩还算不错,他脸上保持笑容。 更让他开心的是父亲今天有时间。 周通对未来社会的幻想已经发表在杂报上,获得了巨大的轰动。 对于周通所言未来会出现大量卖地现象的猜测,引起了社会许多人的斥责,认为是败家子的行为。 但也有很多人支持,觉得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总之。 周通的名气又一次传遍了北平,同时也打开了一扇大门,对未来社会生活模式的推测和预测,许多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报纸上,有了更多此类的文章出现。 周通拿过儿子的试卷,本还想要指点一番,看了看试卷上的内容,一言不发的签了个名字,交还给自己的儿子。 “父亲,虽然我错了三道题目,其实只有一道题是不会的,另外两道题儿子大意了。” “不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才会能进步,好好学习,去问你母亲饭做好了没有。” 周通打发走了儿子,生怕儿子问他考试上的内容,自己当着儿子的面答不上来,太丢父亲身份的脸面了。 周承志毕竟是少年,被父亲支走,丝毫没有往这方面想。 等儿子离开房间,周通无奈的摇了摇头。 “理化课教的都是什么东西,尽是些看不懂的。”周通颇有怨言,觉得自己在这方面不如人。 文人就是不服气,反而骂理化课。 北平社会洪武三十年开春后,全社会方面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布政司布政使颜钝找到了朱高炽。 “我可能在北平呆不了多久。” 朱高炽听到颜钝的话,脸上露出烦闷之色,“父王去了应天府,连年关都没有消停,真是逼人太甚啊”。 “唉。” 颜钝叹了一声。 对于此,他无话可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