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金州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工事让阉工们绝望,繁重的劳作和恶狠狠的阉人监工,更让阉工们失去了所有希望,犹如麻木的木偶。 加上日本服强的社会风气,阉工们成为金州性价比最高的生产工人群体。 王真现在已经不再觉得自己担不起北平新戏中的英雄故事。 他这几年在金州完美的答卷,丰厚的功劳让他挺直了腰板,他敢肯定的说自己对得起百姓,更对得起百姓们因为新戏宣传对他的崇拜。 金州的成功。 就是他的底气来源。 “船政司的年终报表整理完了没有?” 管事摇了摇头头。 “让人去催一催,我们需要尽快出发去北平,不能再拖下去了。”王真虽然不负责船政司,但是他的威望足。 船政司。 设立的一处专门储备“大骨”的仓库。 二三十米,三四十米,甚至更长的树木,整齐的摆放。 树木的枝叶已经剪除干净,在下面有木托撑着,不与地面保持接触,避免受潮。 一座座涂了各色油脂,在阳光下沐浴,维护了两年之久的木头山,看上去让人震惊。 那些七八十米以上的大树,少一颗就是少一颗,需要数十年甚至近百年才能成长到如此的高度。 这类大树都是林场的稀缺宝贵资源,内地已经没有这种大树,可能还有,但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而且并不会有很多,属于绝对不能浪费的资源。 几名技术人员带领学徒,检查这些木料的储备情况,有没有意外的发生,是他们常年的工作。 这里不使用阉工。 阉工有专门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在密集型原料行业集中使用和管理,同时也避免技术传播出去。 使用阉工是为了让他们从事最劳累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培养他们成技术工人。 一名技术工人不算宝贵,但是一万名技术工人就不得了了。 所以七万名阉工,他们什么都不懂,只从事苦力行业,任何技术相关的行业,都不会使用阉工。 仓库的管事,根据船政司送来的单子,把需要交付的合格木料交给运输队。 运输队把这些沉重巨大的木料送入船厂。 修建的简易轨道上,长长的拖车下面有几十个轮子,通过滑轮吊车工具,把木料装入铁道拖车上。 由铁道拖车运输到船厂,成为船坞生产船只的“龙骨”。 因为丰富的“龙骨”大料资源,解决了船只最主要的限制,船厂才能全力以赴的生产各色船只。 一号船坞。 一艘长百米,最宽处为五十米的福船,船首和船尾副帆各一个,船身前半部的主桅杆长十三米。 主桅杆的后方,也就是船身中部是高大的烟囱,烟囱两旁的船外是三排大轮子。 船后部凸起,各有一排八门炮窗。 甲板还没有铺设,框架上有不少的船匠,从事各类部件的安装和制造。 在船坞旁的地面上,摆放无数的工具,两块十几米的宽大木板从地面搭在船舷。 还有各色滑轮吊机,把地面的物资运输到船上。 这艘巨大的战舰已经成型。 十几名技术人员在地面上,围成一圈指着图纸上的图画,图画无数的线条内容进行商议。 船只。 代表了一个文明的技术综合水平。 在明中期以前,明朝的造船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后来因为官员烧毁了福船图纸,加上明朝禁海对船只桅杆的限制,导致大明的造船业发展停滞下来。 不过明朝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并不深入,十六世纪七十年代,隆庆开关后,船只业又迎来迅速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