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开挂”-《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一天的里程,理论最高可以达到七百二十里,也就是说不到两天的时间。

    朱高炽需要资金。

    无论是修建铁道,还是开设煤区,这两样都是大基建工程,其中的意义巨大。

    准确的说,这片地区归属于开平卫。

    晋朝时属于燕州所辖。

    到了元朝设为上都。

    明朝设立开平卫,南部地区是明军卫所,北部地区则是草原部落,也就是熟部。

    可是有个问题。

    如何开发此地呢。

    这里天气寒冷就是最大的阻碍,加上地理偏远,并不是好地方,从经济理论而言,并不是好投资。

    无论是当地的基建,还是大铁路工程,回报率并不高。

    但是社会资源分配就不同了。

    追求的生产力的提升,而不是资金。

    大掌柜周世丰、分区掌柜严中正、工程部马林、铁道工程部徐宁、粮票银行总行长陈恒、财务部部长蔡文……

    “总部需要设立一家集团公司,这家集团公司,将承建开平卫北部大开发,涉及基建工程,能源工程,铁道工程等,包括上下游产业链的开拓。”

    十几位高层管理者,不明思议的望着朱高炽。

    从自然经济角度来看,这些人无疑是能理解的,可社会资源分配手段,是一种不在自然经济范围内的高级理论。

    是违背自然经济理论,也就是违背人类原始认知的一种超纲模式。

    “中华重工发展的这五年里,虽然打着分配社会资源的口号,但实际上的做法,其实更大部分是偏重于自然经济发展理论。”

    “五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真正调控社会资源的根基,在开平北部的大开发工程,将成为实验田,打磨出全新的经济模式体系,然后推广全北平。”

    朱高炽详细的解释。

    众人听得很吃力,全部能理解的没有一个,最多也就勉力跟上思路,但是许多的疑问,连方向也没有摸清楚,让他们无从问起。

    朱高炽并没有做出众人都能理解的打算。

    中国模式。

    不是那么简单的。

    真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来的全新社会生产模式,虽然其中有一些道德低下的人导致的问题,但这个模式并没有错。

    社会上也有好人和坏人,不能说因为有坏人,就一竿子打死所有的东西。

    “成立的这家集团公司,将由粮票银行贷款,计划投资五百万元粮票,分期分阶段完成。”

    “嘶!”

    ……

    人们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目光。

    五百万元粮票啊。

    粮票银行总行长陈恒,忍不住看了财务部部长蔡文一眼,蔡文也正震惊的看着他。

    两人感到了惊恐。

    宝钞的前车之鉴,这超额发行的五百万元粮票流入市场,会导致多年来建立的粮票信誉体系一夜之间崩塌。

    “小王爷,我反对。”陈恒当场说道。

    “我支持陈行长。”

    蔡文随后出声。

    其余人低下头,态度表明了一切。

    他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士,可到了这个层次,许多事情要比常人了解的更多。

    在他们看来,陈恒和蔡文是对的。

    朱高炽没有生气。

    其实在场人的观点才是正常的。

    逻辑。

    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是能用自身的逻辑来理解的。

    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

    纽克门蒸汽机发展到瓦特蒸汽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