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万大军阅北平-《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北平各地,往来奔波的骑手多了起来,带动了道路上的尘土,显得气氛紧张,充满了肃杀之气。

    铁道马车的速度,还真不如单骑的骑手跑得快。

    红日夕下。

    草庐中,透过长长的芦苇,犹如一片红色的世界,而庐中的两位客人穿着常服,仿佛乡绅般。

    庐外,几名随从等候。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平按察司按察使王礼,忍不住幽叹道。

    王礼头戴当下士庶流行的八角巾,身穿道士们的不老衣,如果不认识他的人,只把他当做一名心向道家的乡绅。

    在石桌上,王礼的对面,不是别人,是北平布政司右布政使申逵,他的神情不像王礼那么严肃,看上去很随意。

    比起王礼的焦躁,反倒是申逵的举止,更加贴合道士的闲云野鹤之风。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王公少念了这下一句,蕴意可就大不同了。”

    石桌上,有下人们布置的酒食,在这野外之地,倒也别有一番风趣,申逵惬意的饮了一口,满足的咂嘴。

    “难道申兄一点也不关心吗?”王礼好奇的问道。

    “关心又有什么用呢?”申逵露出了无奈,“颜藩台一门心思扑在政绩上,反倒是和王府合作的甚妙。”

    王礼摇头道:“当初朝廷派此人来担北平大任,真是大错特错。”

    “那可不一定。”

    “在百姓看来,颜藩台还是一名好官的。”

    听到申逵的话,王礼无言以对,苦笑道:“我们难道真就一点也不做了?可辜负了许多人的期盼。”

    “以前有个叫做李学颜的名士,在北平和大宁,还有广宁联络了不少人,配合朝廷诸公弹劾了燕王,结果反倒是惹了一身骚,得不偿失。”

    申逵主动为王礼倒了一杯酒,随口说道:“对付燕王,不能把对付秦王的手段拿出来,因为燕王比起秦王要守规矩。”

    “守规矩?”王礼指了指北面,北平城的方向,“这么大的动静,可不像守规矩的样子。”

    申逵笑道:“目前来看,能对付藩王的,还得是藩王自个,燕王府推出的中华重工,虽然没有顶着燕王府的权势做事,可又能瞒得过谁。”

    “现在把触角延伸到了陕西山西,山西不提,我看啊,陕西很快会出事,秦王可不是好相与的。”

    王礼怔了怔,倒是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你是说秦王府和燕王府会发生矛盾?”

    申逵点点头。

    王礼有些不敢相信,充满了怀疑,“不至于吧,秦王和燕王都是马皇后所出,几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同寻常。”

    “所以我才提陕西,没有提山西。”申逵又笑道:“目前也是唯一的破局之道,没有颜藩台的支持,我们可对付不了燕王府。”

    “好吧。”

    王礼被说服了,把希望寄托于秦王,这种感觉令他很复杂,想不到还有指望秦王的一天。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