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万大军阅北平-《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铁道运输有大利,传统的行军,对军力和士气会造成极大的损伤,而用铁道来运兵,不但可以快速调动,还能保持士兵的体力,所以才要尝试。”

    铁道在北平已经不是新生的事物,虽然大多数的老百姓,仍然没有乘坐过铁道。

    可是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对铁道的认识,许多人也越来越深,不像刚开始时的陌生。

    也是朱高炽第一次提到,不怕应天府学去,因为时间来不及了。

    不提消息传播的速度,就算应天府的那帮人立马来学,恐怕刚打下了基础,也来不及发挥作用,反而会便宜了自己。

    新事物必定会产生新的问题,而大操练乃军国大事,容不得马虎,因此都指挥使陈亨,提醒道:“人多眼杂,八万士兵从北平各地改坐铁道,恐怕会导致出错。”

    “不要怕出错,出错不可怕,只要能及时改正,反而有利于发展,怕的是宁愿不改变,只为了不出错。”

    朱高炽笑着说道。

    “小王爷既然决定了,我等必定马首是瞻!”唐云上前支持道,他的想法和陈亨不一样。

    小王爷受封世子,以世子的名分第一次主持大事,为了小王爷的威名,他一定全力帮助。

    和他一样想法的人有不少,都是朱高炽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威信。

    陈亨只是提醒小王爷,并不是为了唱反调,唐云的表态,令他有些不悦,因此不再多言。

    “好了,诸位的心意我都明白,皆是为了王府的一片公心!”朱高炽拍板。

    下面人有矛盾,作为上位者不能任由其发生下去。

    什么利用下面人的矛盾来巩固自身的权势,那要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策略,而不是不顾形势的照搬。

    “八万大军演武北平城,虽然我不怕出错,但是能不出错是最好的,诸公同心协力,操持好此事。”

    “诺!”

    众人拱手应道。

    最先发出动静的反而是中华重工,工程部派了精锐施工队,测量景山与王府之间的地区。

    要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整理出大块的平地,并在景山凸出的半腰下,搭建巡阅台。

    同时往外派出了特派管事奔赴各站,专职士兵乘坐铁道抵达北平之事。

    统计各卫的名单,以调动铁道马车,集中力量来进行一场八万兵同时大运的工程。

    朱能被指派为此事的负责人,中华重工配合他。

    各卫所面对王府由小王爷替王爷发出的王旨,没人提出异议,更没有人出言反对,仿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收到都司的公文和长史府的王旨,北平数十卫所卫司衙门都开动了起来。

    别看小王爷笑呵呵的,仿佛和气的很,可北平都司和长史府在公文中语气极其严厉,谁敢在演武过程中出漏洞,必严惩不贷。

    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程来试后果。

    开平卫所也要参加,他们那边的铁道还在兴建中,没有通车,所以行军到密云,在密云乘坐铁道马车。

    然后就是开平卫和密云卫,协商双方的行军过程事宜,以及和铁道站沟通乘坐事宜。

    这种场景,在整个北平都在发生。

    而大明全国卫所,要么在王府和都司的主导下,进行和往常一样的操练事宜,要么在都司和兵备道,例如陕西行都司,要么由兵部或者五军都督府,要么在都司和国公,兵备道,例如云南,都开动了起来。

    没有人有精力关注北平的变化,应天府那帮人的注意力,被秦王牵扯了,根本顾不上燕王。

    秦王主导今年陕西各卫操练之事,会向陕西各卫的军户们传达一种信号。

    他秦王又回来了,他们头上的天又变回以前,会让秦王的兵权更一步的巩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