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密探原来是他-《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古代草原人到了中原去种地,那么后代都是汉人了而不是草原人了。

    同样跑去草原放牧的汉人,最终也变成了草原人。

    葛诚一时无言,朱高炽也没有想好如何安置葛诚,两人都不想把事情闹大,选择了先按部就班。

    说出了心中的秘密,葛诚松了口气。

    至于什么原因促成葛诚主动透露,朱高炽没有去猜,等葛诚哪天亲口告诉自己,那才是真正接纳此人的时候。

    铁道建设商会的名字中虽然有铁道二字,但是大商人都很聪明,知道目前投资什么回本是最有利的。

    准确的形容,应该叫做密云铁矿商会。

    但是许多人还在观望,银本和工人并没有到位,给出各种托词,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

    都在等待三府商谈铁道之事的结果,等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才会亲自下场。

    燕王府出面的自然是金忠,秦王府那边,负责此事的是莫长史,也是拖延至今的关键人物。

    此人做事老派,胃口又大,图谋他成为主事人。

    至于晋王府,则比较配合,毕竟作为老三的晋王,从小做事风格已经形成,不像二哥秦王那么激进。

    所以莫长史的病逝,令事情发生了转机,不知道新的长史会是谁,又会采取什么态度。

    而秦王府新长史人选,要由在外的秦王指定。

    此时。

    秦王成功平乱,大胜而归,威望一时无两,其又是当今皇帝,存活的年龄最大的嫡子,同样是马皇后所生。

    恢复了兵权的秦王,势头一下子超过了晋王和燕王。

    晋王出塞,没有什么战绩,但是在塞外建立了许多的屯所,没有功劳但有苦劳。

    至于燕王,让人出乎意外的是,一向战功赫赫的燕王,至今还“困足”于奴儿干。

    人们原认为,燕王亲自出马,马到成功,可能是第一个建功之人,没想到反而是最没有成效的。

    负责辽王府的郭铭,陪在朱棣身后,两人逛着北镇外的大黑山,在大黑山的山腰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小黑山。

    大小黑山本来无甚名头,不过因为后世红楼梦中宁国府外面的庄子在黑山村。

    不少言论指出,黑山村的原型,应该是北镇外,镇远堡一带的大小黑山,正是这两座山。

    “寡人本想和你成为亲家,可是很多人反对呀,也不知道父皇能不能同意。”

    朱棣收回了眺望的视线,望向这位在辽东“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国家的道路犹如一张网,预示着国家行政管理的延伸,同样的道理,密密麻麻的人情网,在网络上会有一些节点,控制了这些“节点”,代表了掌握了此处的网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