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此的士气,对军队极其不利。 以前他觉得交趾没有了问题,但是杨荣等人却认为交趾有大问题,自己这才冒险试了试。 给了两千兵权就敢反抗,谁给的勇气啊。 朱棣忍不住感叹。 果不其然。 在明军反应迟钝,各种谣言,什么军心似归,士兵皆不愿再战等等,附近诸州县竟然真的有了响应。 “真是不怕死啊。” 明军在统一的布置下,不但剿敌缓慢,反而开始龟缩势力范围。 才两个月。 顺化、新平、义安、演州、清化诸地均开始了造反,然后,陈简定出攻盘滩、咸子关,扼三江府往来道路,威胁交趾首府。 提出要驱逐明军,送离大明太子的口号。 他还不敢彻底撕破脸,希望朱棣能主动离开。 朱棣脸都黑了。 亏得自己还向儿子写的信中夸口,自己人心所向,现实直接甩了他一耳光。 “他们可不是民。” 朱能安慰道。 前次因为自己大病,导致未立军功,此次他可不会再放弃。 当初明军获得的安南各地响应有多快,那么如今响应陈简定就有多快。 大明在安南施行郡县制,让本地的乡绅们无法接受。 他们希望的是世袭制,与云南和广西部分土官一样,同样的安南王族更无法接受。 而大明在交州府一带开荒救民,以及种种举动,都让大户们感受到了威胁。 千年的狐狸,谁也别想忽悠谁。 从明朝的举动,交趾的大户们,猜到了大明下一步必定会采取打压他们的政策。 只要是读过史书的人,谁看不清楚呢。 所以历史上的新势力,只要做个开头,地方大户们就知道对自己是敌意还是好意。 喊个口号,起个范,大户们感受到了诚意,立马会赶来高举双手支持,共同瓜分利益。 同样。 撅个屁股,大户们就知道此人接下来要放什么屁。 爱民就会苛刻大户。 朱元璋爱护百姓,所以就对地主们很苛刻。 毕竟一个盘子里吃饭,百姓分的多了,大户们就分的少,亘古不变的道理。 除了大明控制最严密的都城和北方,整个南方,也就是勺柄地区,全部叛乱起来,形成了南北对持。 “居心叵测的,该跳出来的也差不多了,现在还不跳的,就算有心人家也不敢做,何必为难他们。” 朱棣见时机已到,下旨平叛。 命黔国公沐晟领兵四万云南兵,朱能带领两万新军合军征伐,吕毅、万中等人领水军二万人配合征讨。 朱棣自己带领两万明军,与朱高煦和张辅坐镇后方,居中调度,随时以支援前线。 云南土兵在交趾被强令军纪年余,心里抱怨深得很,朱棣心知肚明,因此两路并不合军。 有本事,自己打的看看。 矛盾是必须解决的,不解决矛盾,迟早带来更大的灾难,反而越早解决,付出的代价越小。 仗着新军实力强大,朱棣要让云南土兵自己试试。 没有了约束的云南土兵摩拳擦掌,势必要好好展现一番,然后大肆劫掠。 这回他们身旁可没有了新军,上面没有管束。 沐晟率大军南下,很快与陈简定军遭遇于生厥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