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后来父亲死了,某一天,母亲突然不见。 有人说是耐不住贫寒跟着别人跑了,丢下了他这个拖油瓶,他吃着百家饭长大。 后来跟随老刘叔,护卫一名官员去北平,又有人说在江淮湖畔看到过他的母亲。 这时有人认为他的母亲被人拐卖了。 可少年时候的他,并不懂那么多道理,笑着跟随老刘叔去了北平,留在了北平。 几年过去,他长大了。 穿着一身崭新的军服,他告假回来。 “老刘叔本来是想要回来的,可后来太子殿下去了西北,分田一百亩,老刘叔也娶上了婆娘,留在了别失八里。” 年轻军官拜访了卫所里的老人。 这些年的军饷他都攒了下来,带回了许多的土特产,送给了卫所的老人们。 “他还娶了婆娘?” 老人们傻眼了。 当初的穷光棍,几年不见不但田也有了,还有了婆娘,明年再生个大胖小子,可不是家也有了。 “你升官了没有?”有人好奇的问道。 “升了。” “是个什么官。” “队长。” 那年轻人笑道。 “真不错啊,当初你可就知道偷鸡摸狗,没想到几年间,变化太大了。” 年轻人终于离开了卫所。 老刘叔有了家,以后大概也不需要他养老。 卫所里的老人们也都见过,该磕头的也都磕了头,该送钱还情的也送了。 年轻人摸了摸自己的武器,整理了自己的仪容,大踏步的去往了要去的方向。 现在。 他为大明打过仗。 他不亏欠谁社会,也不亏钱个人。 他清清白白,需要找回自己的公道。 “请问您是……” 年轻人根据记忆里,别人说的地方,摸找了过来,这里是穷汉子们消遣的地方。 穿着干净整洁的年轻人,被河边船上的半老徐娘们打趣。 “哟。” “军爷,这里可入不了您的眼。” “嘻嘻。” 年轻人突然停住了脚步,直勾勾的看向船上的一名妇人,忍不住问出口,话未说完,对面那妇人刚还在笑,仿佛想到了什么,面色大变,连连退了回去。 年轻人心里有了八成的肯定,双手忍不住捏紧。 他踏上了花船。 一如在战场上遇到敌人,从来不知道死有什么恐惧。 骑兵为主的战场上。 他是唯一刺刀下五颗人口的步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