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民间热闹的商行们笑不出来了。 张薄整日批评中华重工,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内心还是赞成张博的。 如果不是官府的垄断,以中华重工的竞争力,他们并不放在眼里。 现在倒好。 他们不但不能从中华重工挖取人才了,反倒是自己培养的人才,大量主动去竞争中华重工的中高级职位。 “大明什么最贵?” “人才最贵!” 合记商行的张薄最先做出动作,第一时间提高了合记商行管事们的待遇和工钱。 甚至明确提出了分红的观念,以及管理股的观念。 古代的商行是有分红的。 但是张薄提出的更细致,特别是管理股,一下子稳住了合记商行。 “张薄真是个人才。” 王仁惊叹。 不久。 北平的合众商行召开了内部商业交流会。 明确确定合众商行将进入大商铺行业,对标中华重工供销社。 “在未来的三年,我们合众商行将在北平,京城,济南,太原,开封,西安,扬州,杭州,苏州,广州,武昌,长沙……” “以十二大商行,六十家蜂窝煤工厂的入股,合计三十二万元的股本,开办十七家大型综合百货商楼,打造大明最大贸易终端体系。” “引入合记模式,欢迎广大商行投资合众商行,并且已经取得中华重工总部和工业促进粮票银行,北平运营集团公司,陕西运营集团公司,山西运营集团公司……各家公司的投资意向。” …… 张薄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如此大方的抄袭自己,并且当众说出来,这般不要脸的人物,张薄第一次见到。 更被合众商行的规模和嗅觉感到了震撼。 “不愧是最早组织蜂窝煤商会的管事,当年就有胆魄,如今胆子更大了。” “合众商行气势汹汹,我们怎么办?” 张薄想了想,“入股吧,这么好的机会,合记不应该错过。” “以前都是别人投资我们,没想到也有我们投资别人的一天。”身边的人忍不住笑道。 “以后会不会与我们合记冲突?” “挡不住的,眼前的利益不容放过,先是有中华重工的改制,后有合众商行的奋起直追,以后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我们合记也要大踏步,否则迟早被人甩下。” 张薄内心有了很深的危机意识。 聪明人越来越多。 主要是各个都不要脸,都来抄自己。 那个万联也是。 今日的合众更不要脸,竟然好意思说是引入,不就是要抄自己么,太不要脸了。 “太不要脸了。” “一个个都来抄中华重工。” 刚上任的高珍,在他的独立大公房,向几名心腹管事破口大骂。 “那个不要脸的张薄不提了,现在有个更不要脸的王仁,怎么好意思说是对标我们的供销社,不就是抄么。” “怎么我们中华重工出去的人,一个比一个脸皮厚呢,一点道德都没有。” 高珍压力大得很。 “今非昔比啊,还是当年的周世丰大掌柜的时代舒服,哪里有这么多小人,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管事也喃喃道。 一个个都来抄中华重工,特别是那些从中华重工出去的,抄的一丝不苟。 “以后竞争越来越激烈,我身上的担子重,你们也不会轻松,反正现在的形势你们也看到了,大家不要再抱着前几年的想法,混日子是混不下去的。” “唉。” 人们长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