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和晋王没什么感情,这些年连面都没有见到过,不过在人前肯定是不能表现出来的。 笑着笑着,朱高炽笑不出来了。 新军改名成了豕勇,看朱棣字里的意思,朱元璋收服了不少将领的人心。 派去京城的新军营,以后是姓小朱呢,还是姓大朱呢,又或者姓老朱呢。 朱高炽有些摸不准。 金忠和葛诚,两人从朱高炽手里接过朱棣的书信,看完后同样面色复杂。 “该不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吧。” 金忠讶然道。 葛诚忍不住侧过头盯着金忠。 小王爷寻常不重视上下尊卑,以至于先是房宽的猪突,后有金忠的肉包子打狗 金忠也反应过了自己失言,连忙向朱高炽告罪。 朱高炽摇了摇手,没有怎么在意。 “皇爷爷说的也没错,几百万石的物资发来了北平,别说三个营,十个营也能给他。” “只是父王信中说,希望我暂缓改制的事情,你们怎么看呢?” 朱高炽不会改变主意,但是要考校下下面的人。 “工业化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传统的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必然需要改变人才供应的。” “正如小王爷所言的大工厂小衙门,科举虽然不会取消,但是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了。” 金忠很快说道。 葛诚也跟着点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实北平的改革,是被北平的需求所推动的。” 听到两人的认知,朱高炽露出满意的笑容。 只有对事物有清楚的认知,才能有正确的判断。 先有汽车,才催动了交通法。 先有船舶,才催动了航海法。 先有飞机,才催动了航空法。 是工业提高了生产力,增加了人们的物资,才促进了先进思想的诞生,这才是事物发展的顺序。 一个文明的先进性,必然是由生产力的高度来支撑的。 为什么古代先进文明必然诞生于富裕地区呢。 因为只有人们富裕了,才能出现大量的人有余力去思考,去想更多的东西。 众多人集思广益下,诞生了许多的思想。 文明是富裕身上开出的花。 犹如古人所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一个连脱离劳动阶层的人口都没有的地区,靠什么去诞生文明呢,天上掉下来吗。 “我认为万事有度,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平衡点,超过了这个平衡点,必然会朝坏的方面发展。” 朱高炽说道。 “科举也是如此,科举是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程度所达到的高度,这本是好事。” “但犹如宋朝。” “宋朝绝对是我们自古以来,中华在科学与技术处于最黄金的时代。” “而科举更是在宋朝达到了巅峰,我认为就是超过了这个度。” “所有的人才都被科举所吸引,天下聪明人都想着去科举,阻断了其余行业人才的供应和交流。” 这个观点不是朱高炽自己认为的。 而是中西方主流学者的认识。 不是那些西方最伟大,中华必然愚昧的中国极端者所认为的,也不是西方是世界中心的西方极端者认为的。 有些更客观的理论,朱高炽比较认可。 宋朝的科学和技术,在同时代超过了所有的文明,科举更是其余文明没有的伟大文明成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