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儒道之打架-《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联想到我们在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之间的正当关系方面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倒不为一篇好文章。”

    洪武三十年正月二十日,社会报。

    每期社会报的发行量在十二万份上下,每份售价九厘,也就是九文,一个月的销量六千四百多两银子,其中只中华重工每期内部订购数量高达三万余份。

    最开始看报纸的群体,是比较富裕的群体,文化水平比较高。

    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看报纸的群体也增加了,但是群体水准仍然是超过平均线的。

    导致哪怕有编辑的标注,但许多人仍然从这份文章字迹里头看到了酸味。

    这就有趣了。

    北平读报纸的明白人,都知道有个人酸的不得了。

    如果是正常人,知道自己没道理,多半也就会消停下来,等这段风波过后也就过去了。

    可监理先生不是一般人啊。

    学校是封闭的场所,职业环境导致先生这个群体就很较真和敏感,监理先生不但不认为自己是错的,还认为别人嘲笑他是错的。

    他战天战地,打响了北平第一枪。

    “姑举人口不多的小国来说,在圣人治理之下可以出现这样的局面:虽有节约劳动十倍或百倍以上的器械,人们却不使用它们。”

    “圣人能使人民准备为自己的国家再死去两次以上,而不愿迁徙出境。”

    “虽然也可以有船有车,但没有人去乘用它们。虽然也可以有战争的武器,但没有人去操练它们。”

    “他同时能使人民从文字返回到结绳记事,满足于他们的饮食,喜爱他们的衣服,满意他们的居室,欣赏他们的工作和习俗。”

    “邻国可能很近,可以听到它那里鸡鸣狗吠的声音,但人民即令老死也从不费力想到那里去。”

    道士们怒了。

    招谁惹谁了,有条疯狗来咬他们道家。

    道士们也不是好相与的,他们立刻还击。

    “将军如果愿意听从我,我就愿做你的使者,南边去吴国、越国,北边去齐国、鲁国,…西边去晋国、楚国。”

    “我将劝说他们给你造几百里的大城,其下建立数十万居民的邑镇,尊奉你为那里的诸侯。”

    “这样,你就可以重新开始你的生涯,罢兵休战,遣散队伍,收养你的兄弟,和他们共同祭祀你们的祖先一这才是与圣人和有才的官员相称的道路,也可以满足天下人的愿望。”

    这篇本是道士们反讽监理先生的文章,被杂报刊登出来,却引起了儒士们的大怒。

    “牛鼻子老道安敢欺辱先贤!”

    儒士们要么不出手,出手就阴狠无比。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这么毒辣的文章,看得道士们震怒,这要是让他们死啊,这下子还顾忌什么脸面。

    “那些被世俗称为知者的人们,不都证明是为大盗充当聚敛者吗?而那些被认为是圣人的人们,不都证明是大盗利益的卫护士吗?”

    “这里有一个人为他的腰带偷了一个带扣,他因之而被处死。”

    “但另一个人盗窃了一个国家,他却成了那个国家的君王。”

    “而我们看到,正是在这些君王的门里,仁义才叫喊得最响,这不是在盗窃仁义和圣智吗?”

    “这样,他们转眼成为大盗,取得王侯领地,盗窃了仁义以及由使用斗、斛、权、衡、符契、印玺而产生的一切利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