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应该是更高级的,因为人有高级的思想。” “难道我只想活着就有罪?” “不。” “你没有罪,伱可以只想活着,但是你也没必要被旁人尊重,既然你不在乎旁人的尊重,又何必苦恼呢。” 听到戴德彝的话,张琏更加愤怒。 凭什么就不能被人尊重。 他寒窗苦读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前途,凭什么人们敢不尊重他。 戴德彝没有再理会张琏。 就像高勉,叶希贤等人一样,忽视了张琏。 最后戴德彝留下了一句话。 “我看过了一些北平的旧报,其中有段文章我觉得说得很好。” “人需要物质,离不开物质,但是人不能只靠物质活着,当满足了物质,人们就需要精神追求。” “这是人性的使然,人们需要被社会认同,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同感来达到自我满足的精神。” “你现在过得痛苦,无非是人们不认同你,这就是矛盾的所在。” “你现在的地位,寻常人之间的认同需求满足不了你,但偏偏你现在的地位,需要志来填充。” “有志向的人,并且坚持道的人,才能引得别人的尊重,你没有志向,没有德,那么别人为何要尊重你,认可你呢。” “死并不可怕,怕的是等到死的那天,才发现自己这辈子走错了路。” 戴德彝离开了,留下了嚎啕大哭的张琏。 …… “在茫茫的人海里。” 重音在舞台上响起。 舞台上演唱的中年男人,用着低沉的声音,准确的配合各色乐器伴奏的节点上。 “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下一位男演唱家,用高音接着唱起,“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男演唱家的脖子上青筋浮现。 他不只是在演唱。 他的眼神里满是斗志。 他用着全身的力量在演唱,把这首歌的力量,传达给观众席上所有的人。 江淮之富,江淮之奢靡。 有无数的美妙音乐。 但是朱高炽并不喜欢听,只是他并不拒绝,不过呢,在北平,工人阶级的崛起,人们更喜欢新歌风。 市场决定了一切。 江淮的富裕阶层们,他们喜欢听靡靡之音。 而北平的工人们,他们喜欢听鼓舞人心的歌曲。 在新歌的歌声里,工人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促成了北平的风气,让新歌分迅速传播。 天津歌剧院。 朱高炽坐在观众席上,有工厂的工人,有卫所的军人,还有天津的一些商人。 人们安静的坐在观众席上,陶醉于歌声中。 那默默奉献的歌词,通过魔力般的声音,敲打在人们的心间,没有人反感。 在物质文明满足后,必然会追求精神文明。 直白点说发财立品。 工人们爱护自己的工厂,爱戴现在的生活,他们乐于奉献,愿意奉献,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这就叫崇高精神的力量。 “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这段结尾的高声中,观众席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朱高炽用力的鼓掌。 他也需要寻找力量,需要有力量来支撑他。 在这已经没有历史可以借鉴的局面下,需要靠着自己来闯出一条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