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新时代-《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粮食。

    不光草原短缺,朝鲜和日本也短缺。

    有了粮食就有人马。

    金州充分的考虑后,认为可以同意,但是军工联合办觉得要亲自见见这几名日本人。

    也算是考验。

    他们敢不敢来北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交给北平处置。

    最后他们都来了。

    朱高炽自然不用见他们。

    军工联合办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放开金州对他们的部分限制,那些管控物资可以向他们售卖。

    朱高炽还见到了张薄。

    这位北平名气最红的商人。

    张薄表现的很活跃,尽量用平稳的语气,可眼睛里的紧张还是暴露了他的真实情况。

    朱高炽拍了拍张薄的肩膀。

    “你是个聪明人,是从中华重工走出来的人才,既然走向了社会,而你也有了自己的平台和事业,我对你没有太多的要求,唯独社会责任,希望你铭记于心。”

    “小王爷的教导,属下永世不忘。”

    张薄激动的说道。

    朱高炽并没有说假话,也不是利用商人们。

    这是对中华重工经济模式的补充。

    因为哪怕是北平也太大了。

    北平不只是后世的北京。

    开平和大宁,加上北平,犹如三个省,甚至是西方的三个国家那么大。

    如果算上大明。

    必定需要商人们加入,通过商人们来补充社会资源的互通,让那些没有顾及到,或者说力有未逮的方面加入工业化过程。

    可以说中国模式是离不开商人们的。

    没有商人们的加入,中国模式等于是一条腿走路,必然会失败摔倒在地。

    只有全社会的力量加入,才有如一个健壮的人,在跑道上快速的前进。

    而朱高炽需要警惕的是社会资源分配。

    只有牢牢分好蛋糕。

    那么社会就不会出现问题,必然全面兴盛。

    所以朱高炽才要在开平成立开平开发基建集团总公司,为商人们头上装上笼头。

    把资本负的一面关起来,发挥正的一面。

    像那些本该发挥正面作用的人力公司,不少却扭曲成各种吸血的等等手腕,都不会出现在大明的土地上。

    在土地兼并后的农业社会。

    农民们不是土地生产剩余所有者。

    在资本没有被限制的工业社会。

    工人们不是工业生产剩余的所有者。

    地主和资本家才是剩余所有者。

    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许多问题也就不存在了,朱高炽要做的就是分配社会资源。

    农民和地主,工人和商人,都是生产剩余的所有者。

    这就是新时代。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