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和张扬,希望填满了他们的心。 只要有希望。 人会发挥出不可思议的能力。 有的人为了一件事,能整日的不睡觉,连饭都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吃,全身心的要办成这件事。 因为什么? 因为他是铁人吗? 因为他心中的希望。 希望啊。 每名毕业生都充满了希望,因为现在的北平,希望并不是空洞的,特别是对毕业生们而言。 小九看了眼年轻的面孔上斗志高昂的亢奋,只能暗叹后生可畏,精神面貌可嘉。 “研发司和工厂车间是不同的。” “研发司做的是研究,研究完成后,才会应用到车间,车间才生产。”小九让学生们跟着他,开始参观研发司。 研发司已经从总部厂区分离了出来。 “原来的地方不够大,所以选择了这里,本来当初工程部给的建造方案是六层的大楼。” “不过我们拒绝了,最后选了建造两层,但是占地面积庞大的办公区域。” 五花八门的场所,看得学生们兴奋不已。 只这里肉眼可见投入规模,他们就能看出这里的前程。 “虽然密云区,还有军工区有了自己的研发部门,不过我们这里仍然是总部唯一也是最大的研发基地。” “有时候在需要工厂配合的时候,技术人员会下工厂,其余的时候,则在这里进行自己的研究。” 小九一边带着学生们浏览,一边介绍这里的工作流程。 走到一处办公室。 这里异常的安静,和别处不同。 满地都是图纸,上面各种的线和圈,充满了秩序性,还有各类的直尺三角尺标尺等工具。 “这位是我们这里研究理数学的大家,你们课本上还学过他的题目呢。” 小九笑道:“你们应该都考过了。” 学生们听过这人的名字,眼神中满是好奇。 那人见状笑了笑。 “我可算不上大家,不过是把宋朝先民的成果恢复出来,至今还没有突破,我自己还是学徒呢。” 宋朝已经有了微积分的雏形,可惜不久被征服消灭了。 宋末元初时。 还有宋朝遗留下来的先民,那时候理数的成就还有余热,甚至因为南北的道路恢复,综合南北两地汉人理数的学者,著作了有名的数学书籍。 等过了几十年后,元中末期已经彻底暗淡无踪。 就和明末清初时一样。 明朝发明和制造的火器仍然在清初绽放光芒,到了清中期就已经荡然无存。 “我这里的研究很寂寞枯燥,虽然如此,可待遇很高哟,还能经常见到小王爷。” 那人挑了挑眉,没有毕业生们想象中的古板,反而举止轻佻,卖弄的方式吸引毕业生们。 “你们有兴趣的,的确可以加入。”小九出了把力,不过又说道:“先不急,等你们彻底了解研发司后再做决定不迟。” 小九的管理水平可能不足,但是他很温和,对什么事都有耐心,不像老一辈工匠那么脾气大。 加上他又是技术大拿,许多老工匠师傅都比不过小九。 研发司在他的带领下,学术之风盛行,非常让朱高炽满意,也是朱高炽支持小九的主要原因。 至于管理上诸多的不足,就像程序员代码的bug。 明明总体上很好,那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真的要是去解决bug,可能最后bug是解决了,但是整个代码也毁了。 加入研发司的毕业生,有三分之一是工匠子弟。 毕竟家学的加持,的确容易出头些。 不过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中华重工的在意。 只要不是靠着关系进的,而是凭借真材实料,货真价实的本事,任何人都不会有意见。 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课程,同样的考核,取最优秀的那一批,最后三分之二外面的孩子,三分之一工匠的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