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天下无敌的骑兵和步兵-《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只有机器生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随着中华重工各工厂机器使用率逐年上升,让流水线生产方式得以运用到实际。

    见军工厂没有想到这方面,朱高炽主动提了出来。

    “小王爷所言甚妙。”

    有人恍然大悟。

    “这方面的技术,以现在的能力并不难,回头立马研究一下,尽快摸索出制式制式铳刀。”

    工厂和作坊的区别就是这么大。

    哪怕在后世。

    仍然存在有许多家庭生产的作坊,外人看去,这些家庭作坊还在用人力。

    明明已经有了更高效率的机器,可这些家庭作坊并没有改变。

    因为他们生产的模式,不需要那么高的效率。

    但是工厂不同了。

    工厂每一步的生产效率提高,对工厂而言都是极大的利益。

    打比方。

    一名传统的工匠,靠着手工打磨,从头至尾一个人打磨一杆鸟铳,一个月生产一杆。

    现在靠着上下游产业链,军工厂厂里的各型号机器,平均一个工人一个月可以生产十杆。

    更重要的是。

    流水线生产方式打破了工匠的瓶颈。

    合格火器工匠的标准太高了,而流水线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对工匠技术的要求。

    在分开的生产环节中,普通人只需要两三个月就能成为合格的生产工人。

    既保障了合格率,又提高了生产效率,最后还解决了人工限制。

    换句话说。

    以往就是集中力量制造火铳,可因为工匠的人数限制,导致也是无法提高产量的。

    现在没有这个问题,只要投入的越多,生产的产量就会越大。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十倍以上的差距。

    再加上中华重工上下游产业链,各项资源的丰富,只生产火器一项上,北平的军工厂已经具备了超过全大明火器产量的生产能力。

    大明的火器有很多种。

    清朝以前的先民们充满了奇思妙想。

    有火箭,震天雷,地雷,水雷等等的火器,只不过受限于材料和火器,威力只能说是五花八门,但方向是对的。

    最后朱高炽他们看了军工厂通过现有技术改革后的新式各类杂火器。

    “这是毒药烟球。”

    “这是痍藜火球。”

    “这是霹雳火球”……

    技术人员介绍,“这些是宋朝先民发明出来的,我们根据先民的书籍复造了出来。”

    五花八门的怪异火器,令人们大开眼界。

    不过这些火器只有外形,里面没有安装火药或者各类材料,这点安保意识就算工厂没想到,侍卫们也会想到的。

    闪光弹,毒气弹,烟雾弹。

    只可惜材料不行,还是那句话,方向是对的。

    这些朱高炽并没有放在心上,战场上不需要这些东西,或者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起不到该有的作用,还需要继续发展。

    不过有一物吸引了朱高炽。

    震天雷。

    “震天雷的原理,是把火药同铁片一类杀伤物,或致毒药物用多层纸裹上封好,作战时,士兵点燃引信后将它们抛射到敌方阵地。”

    技术人员解释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