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什么呢?”朱高炽露出笑脸:“世子妃品德淑良,实为贤妻,她伤心想家,我又如何会置之不理呢。” “这不合规矩,只怕王妃处不好说服。” “我去说吧。” 想要控制辽东离不开郭家。 日子不长了。 能多掌握一分那也是好的,如果郭家站队王府,至少能为王府带来数万精兵。 就算郭家仍然保持中立,自己在金州开拓出来的力量,也会更容易的成长。 更不提靖难之役中,来自辽东平乱的军队,让朱棣首尾难以兼顾,费了好大的力气。 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此消彼长,王府的力量增添一分,朝廷的力量消弱一分,结果大不同。 不久。 按察使司副使墨麟,升为了按察使司正使,补上了原王礼离去的空位。 按察使司副佥事姜言得,升为了按察使司佥事,补上了原高勉牺牲后的位置。 这位下级官员,多年来终于从司狱司熬出头。 如今可以称之为高级官员,有了更远大的前程,在更大的池子里奋斗。 王府大门的街道,停靠了许多的马车。 郭彩莲心中五味杂陈。 夫君应该是心疼自己的,谁家能有这个福气,她的确想要回家看看,看看父母和兄弟。 准备了十几车的礼物,都是夫君吩咐的。 可突然间她又不想走了。 在王府中虽然见到夫君的次数少,可终归能见面,这次出门好几日,想到见不到夫君,郭彩莲心中就难过。 郭彩莲的确是位痴情的女子。 虽然政治手腕很低,简而言之不够聪明。 车队终于出发了。 打着王府的旗帜,在北平火车站,早已停靠了专列。 在火车上,郭彩莲好奇的望着窗外。 没有嫁来王府的时候,北平的变化就很大了,没想到北平每年都有新的变化。 铁道两旁经过了几处团建房区。 那高大的楼房,宽敞的道路,独特的水塔,还看到了学校,图书馆大楼。 “修了这许多的房子,占了不少田地吧。”郭彩莲好奇的说道。 “这里原本是荒地。” 有本地的丫鬟解释。 “那就好。” 郭彩莲笑了起来。 这些无法耕种的荒地,会在四百年后,因为明末引进的番薯已经传播到此地,这些荒地会被农民们利用起来。 再过六百年。 人民被组织起来,与天奋斗,在全国大兴水利工程,修建了一座又一座的水库。 这片用来种番薯的荒地,又被改造成为了良田。 要么增加田地产量,要么增加田亩。 提高农业产出无非两种手段。 番薯让清朝增加了田亩,那些荒地被开发了出来,可以用来种植番薯。 而新中国靠着先进的组织力,把荒地变成了不缺水灌溉的良田,又取代了番薯的种植。 番薯的重要性逐渐退出了时代的舞台中心。 天津火车站。 工作人员早就做好了接待准备,管事们亲自出马。 郭彩莲在嬷嬷和丫鬟的服侍下登上马车。 马车直接从站台驶向码头。 还有装运礼品的车辆,近百名侍卫跟随,加上嬷嬷和丫鬟们乘坐的马车,队伍拉的老长。 天津的码头也有官员接待。 在码头上,其余的船只被安排到别的码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