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活着就要有责任感,可能在物质已经富裕到奢侈的时候,人们会开始抗拒责任。” “不过现在的时代,人是要责任感的,否则是自私冷血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孩子对父母的责任,丈夫对家庭的责任,以及人们对社会的责任,对祖国的责任。” “人啊,总会死的,每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追求,可终归会回到原点。” “在死的时候,自己没有遗憾,充满了自豪,那将会给自己不惧死亡脚步靠近的平静。” 贺宽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小王爷,能说出这种话,的确说到了贺宽的心里。 背负责任让人沉甸甸。 贺宽喜欢七妹,也知道七妹对自己的心意后,所以他不顾外面的阻碍,势必要给七妹幸福。 而在中华重工的五年生活中,他觉得这种沉甸甸的压力,不但没有让他觉得痛苦,反而充满了力量。 他觉得生活上,任何的苦难都无法打倒他。 这种精神,又让他敬畏死亡的时候,却也不胆怯死亡。 因为有了精神,死亡并不是最大的事情。 比如。 家庭远远比死亡重要。 没有这种念头,贺宽也不会在如此大的阻力和舆论下,坚持娶七妹,并努力为七妹的幸福而奋斗。 而没有精神,没有责任感,自然是只爱自己,那死亡就是很可怕的事情。 可人是矛盾的。 人是群居动物,需要外部的认可。 有些人甚至会为了得到外部的认可,激进到用自杀的行为来获得外界对自身的关注。 贺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开口,他觉得小王爷仿佛是自己的引路人,因为小王爷的观念,太让他恍然大悟了。 可因为两人的身份差别,贺宽又无法理直气壮的和小王爷交流。 朱高炽拍了拍贺宽的肩膀,犹如一名长者,如果有外人看见,会产生很违和的感觉。 “贺宽,你是幸福的,有责任感的人,无论他生活的富裕还是穷困,他的身上充满了力量,不会麻木无神。” 朱高炽面见贺宽用了很多时间。 并比较来到大宁后,朱高炽对军事上的关注越来越少。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结果。 草原上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没有任何的秘密,太多的人向他传递消息。 而铁道,军队,物资,武器…… 全方面碾压的实力下,朱高炽看不到失败的地方,那么,建设始终是唯一正确的手段。 不只是建设物质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 在中华重工和中华重工体系下,勃林帖木儿这位还能在史料中留下名字的人物,估计连泡都不会冒一个。 不值一提。 现在唯一能威胁自己的,对手只有大明,来自内部的对抗和模仿,才是朱高炽重视的。 北平虽然发展工业化五个年头,但是大明的体量太大了,需要分化和拉拢这份力量。 宁王府。 宁王妃来自于普通将领之家,家族门楣不高,娘家实力跟燕王妃徐氏无法相提并论,就连辽王妃也不如。 宁王的母亲是朱元璋的妃子。 年轻的宁王,没有因为四哥在大宁的影响力而愤怒,历史上两人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以至于靖难之役时,轻易被朱棣骗出城,让朱棣拿走了大宁兵权。 这个过程是否做戏无法确定,但是朱棣掌控大宁兵权的顺利,可见朱棣在大宁的威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