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就是为什么蒸汽机的发明是一个转折点,为什么它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只要有需要,掌握中华重工的朱高炽,可以扩大军工复合厂的规模,要多少火器就有多少火器。 因为加入了蒸汽机之后,火器最难的部件问题被解决,同时对工匠的要求也降低了。 诸多的影响,让生产力提高了不止十倍这么简单。 简单的说。 就现在的还未正式投入生产的军工复合厂,它第一期的生产计划,就已经和整个大明举国之力生产火器的产能持平了。 而培养一名合格使用火铳士兵的训练时间,只需要短短的三个月。 朱高炽突然之间,觉得天下无人能挡得住他了。 唯一还能捏住他的,只有他的老子朱棣。 毕竟北平的兵权,掌握在朱棣的手中,朱高炽属于借得朱棣的权利,而不是他自身的权利。 至于中华重工,名不正言不顺,虽然有实力,但他朱高炽喊声造反,后果会截然不同,与朱棣不一样。 朱高炽忍着兴奋,告诫自己要稳住,尽量保持语气平静,从图纸中找出一副鸟铳铳内壁的图纸。 拿出工厂生产的炭笔,在上面画了几笔。 “现在的是滑膛枪,我觉得可以在内壁刻画膛线,理论上来说,射程会更远,翻一倍。” “什么理论?” 小九好奇的问道。 朱高炽耸了耸肩,“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具体忘记了,只记得大概的印象。” 好吧,小九不再问了。 如果射程真如小王爷所言的翻一倍,那代表的意义可就大了,换句话说,在现有的射速上,等于提高了一倍的速度。 毕竟两百米开枪,和一百米开枪,哪怕是同样的发射速度,就等于发射速度提升了一倍。 不久,新的鸟铳被研发司试验了出来。 鸟铳以九炼铁为材料打造,长约三尺余,也就是一米出头的长度,重量在六斤上下。 “根据多次的试验,弹药重量的配比,以四之三为最优,平放的射程超过一百六十步,仰放的射程,超过八百步。” 老师傅们在朱高炽面前神情得意,因为新的火器的成绩,实在是太吓人了。 朱高炽颠了颠手里鸟铳的分量,因为使用的材料后,所以重量不算重。 “就定下这一款吧,以这款为原型,尽快制定出生产线,务必第一时间量产出来。” 朱高炽没有再提出更多的要求,第一款新式鸟枪,终于投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