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华重工的体量很大,在民间的影响力,不比官府小,而中华重工和军户更是互相交融,可以说是北平行省一支不凡的政治势力。” 李伯升在工厂熏陶了三个月,加上本身有才,且从小受到培养,自然眼界高,说的比较贴切。 朱高炽露出满意的笑容,“你愿意加入中华重工吗。” 听到这个询问,李伯升情不自禁加重了呼吸。 他现在已经在中华重工做事,可小王爷还是如此问,其中蕴含的意义,令他内心振奋。 越是大事,越是要沉得住气,想到家父从小的告诫,李伯升努力保持镇定。 “彭城卫上下都是王爷的兵,小王爷也是主上,小王爷让属下去哪,属下就去哪。” “哈哈哈。”朱高炽忍不住笑了起来。 王臣之论还是很有市场的。 明初的藩王实权制度只施行了二十余年,因为时间太短,所以保留的文字并不多。 但是明初时,的确不少藩臣武将视藩王为自己的主上。 需知《三国演义》可就是这个时期写成的,其中的战争,人文,社会风气等大量的借鉴了明初。 朱高炽收敛了笑容,认真说道:“伱去做个调研吧。” “调研?” 李伯升有些不明白。 朱高炽解释道:“如你所言,中华重工的体量大,今年以来更是扩张迅速。” “工厂多了,也有些分散。” “为了促进集团作业,统合力量,咱需要对各厂有全面的了解,不只是从报表上,而是需要一个人,能深入其中。” “最终通过对各厂的了解,得出一个完整的报告,才能是深度优化各厂,最终形成合力,达成大规模集团生产作业。” 李伯升有些懂了,又仿佛不太懂,眼神不太确定,不敢做出保证。 朱高炽安慰道:“新事物嘛,没有旧例可循,一切都要摸索,咱对你有信心。” 李伯升闻言,不再迟疑,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打起精神说道:“请问小王爷,先从哪个厂入手?” “先从矿区。” 朱高炽说道:“矿区如今的生产模式,铁道的运输和运转事宜,然后各州府蜂窝煤行业的情况。” “然后在密云铁矿,铁厂,蒸汽机厂,逐渐到下面的小厂。任务不小,你可以从厂区找几个合适的人帮你。” 李伯升有些明白了,没有再继续追问。 事情哪里有那么多详细的方法,总是要自己去干出来的,军人作风一览无余。 李伯升很果断的从厂区中,找到了几名来自卫所的舍人。 舍人的身份能接触到文化,家学,军事,教育环境可以说无出其右,更好的环境下,只要是努力的人,必然是比普通人更容易成材的。 哪怕到明朝后期,不少的名臣也是军户出身,例如张居正。 几人都很有兴趣,加入了李伯升的小组,对中华重工开始了全方面的调研。 保定府城外五里处,是一条简易铁道。 “咔嚓咔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