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工程队则不同。 靠着在民间的工程,例如新式煤炉,蜂窝煤商会修建改建工坊订单,还有王府、各处官府,大户们的人情订单,加上零零散散的小工程。 工程队去年一年的盈利,有五万余两银子,所以马林有底气和徐宁争。 两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接下来其余的掌柜也提出了要求。 可以预见。 随着百厂计划的推进,对于用工的需求,将会直线上升,这些生产力,则会创造巨大的财富。 简而言之,就是人均收入增加的经济理论。 传统的农业社会,粮食是主要的商品,而工业社会,扩大了其余商品和商品的互换,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离不开粮食,但是钱不只是可以购买粮食。 一两银子两石粮食,五口之家,一年消耗五两银子满足肚子,其余的银子则用来更多的需求。 衣物,家具,农具,民用物资等。 例如一口锅一两银子,得到的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套衣裳,衣裳得到的一两银子,可以再买一口锅,一口锅的银子,重复再买一套衣裳。 工业把土地中其余的资源开发出来:铁矿,煤矿,铜矿,金矿,银矿,石灰,大理石…… 随着技术的发展,又开始消费各类的稀有矿,气矿,液体矿…… 所以后世学者指出,西方诸国模仿英国工业革命,技术上失败,到了模仿生产模式才转为成功。 因为煤正是当今时代最有效的土地资源,所以需要的是关于煤的技术。 从煤入手,推动各行各业。 “可否放开招工限制,转开招收民户?”周世丰提议道。 朱高炽摇了摇头。 工厂目前招工对象主要是军户,并不只是为了加强王府对军户的控制。 “比起军户,民户的限制更少,他们获得的工钱,有了积蓄,更容易转为购买土地。” “而军户不同民户,他们对土地的购买,有身份上的约束,会促使他们把钱拿出来消费。” 一名普通的军户,离不开卫所,他的身份,也没有资格去兼并田亩,除非是武将。 而明初的制度还没有崩溃,军田也不是武将可以随意占据的。 军户制度,间接限制了军户买田。 一名军工每年十八两银子的工钱,填饱自家人的肚子,只需要五两银子。 那么出多来的十三两银子,可以拿出来消费。 一万名军工,每年能创造十三万两银子的消费市场。 十万名军工,则是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一百三十万两银子投入市场循环滚动,创造的生产价值将是数倍的一百三十万两银子。 如果是普通的民户,他们会把十三两银子积蓄下来购买田地,对经济的发展得不偿失。 当然,事物的发展不是这么简单,民户也会消费。 中华重工全体用工人数,已经突破一万五千人,如果算上煤矿的用工,蜂窝煤的用工,总人数可能突破三万或者四万人。 另外的几万工人,他们的工钱不如中华重工的工钱,但也会产生消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