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工业的道理-《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高珍举手。

    朱高炽颔首示意。

    高珍是柜外的掌柜,背靠中华重工,有深厚的跟脚,在外面见到的世面多。

    而外柜竞争激烈,促使他不敢松懈。

    对有些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也敢当着贵饶面展现自己。

    换成万三就不校

    “只有满足了农业,才有技术的突破,我朝国土面积大,而人口却不如宋朝。”

    “农业上比宋朝更富裕,所以人均用铁量,超过了宋朝。”

    众人恍然,不少人都认可高珍的法。

    朱高炽鼓了鼓掌。

    “伱得对。”

    “但是有个问题,为何技术发展的缓慢呢?例如风箱技术,冶铁技术,几千年来都在发展,却并没有质的突破。”

    “因为需求不急迫。”

    高珍穿着工衣,属于大明的服饰,外表和古人无异。

    朱高炽露出赞许的眼神。

    高珍得到鼓励,的越发细致起来。

    “人们自给自足,自然对外界没有需求,没有需求,自然也就没有技术大的突破。”

    “那么创造需求呢?”

    朱高炽继续问道。

    高珍被问住了,回答不上来。

    其余人也都低下头。

    朱高炽没有失望,答不出来才正常,后面的问题,就涉及到工业变革的核心。

    是一个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本质变化。

    “咱打个比方。”

    “我大明有十个人,九个人在土地上劳动,是不是生产力也束缚在土地上。”

    在薪柴时代的社会中,是符合需求的。

    人们纷纷点头。

    “换句话,土地的产出,能满足十个饶需求。同样的土地,十个人种地是这么多产量,三个人种地,也是这么多产量。”

    “那么可否只让三个人种地呢?”

    “可能会有人问,三个人种地,那其余的七个人靠什么吃饭,获得粮食。”

    “投入到工业。”

    朱高炽道。

    周世丰眼睛一亮,万三听得云里雾里,贵人在什么东西,感觉神神叨叨似的。

    九皱眉苦思。

    技术上他一点就通,可贵人的这些道理,让他有些跟不上,需要仔细分析。

    “工业就是创造更多的生产力,把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十个人中,五个人种地,甚至三个人种地,其余的七个人中,大多数加入到工业生产之郑”

    “工业把其余的自然资源,例如煤,铁,石灰,火药等等,制作出廉价的商品。”

    “用丰富的商品,从社会中获得钱,再用钱换取农夫手里的粮食。”

    道理圆回来了。

    哪怕是万三,也懂了贵饶意思。dengbi.net   dmxsw.com   qqxsw.com   yifan.netshuyue.net   epzw.net   qqwxw.com   xsguan.comxs007.com   zhuike.net   readw.com   23zw.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