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应天府要模仿-《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不高兴是人之常情,没必要责怪。”

    朱高炽笑道。

    “山东的事情,他们忙碌了几个月,好不容易有了眉目,市场正要打开,却突然被叫停,换做谁都会不满。”

    “反而他们能很快调整心态,咱不但不能指责,还要夸他们才是。”

    葛诚点点头,接着试探问道。

    “可我听有龋心,应府的商人实力大,江淮又富裕,会抢占了大公子的市场。”

    “那如果应府有人看懂了大公子的布局,也想要在应府尝试,会否对大公子造成麻烦?或者能不能成功?”

    朱高炽一下子被问住了。

    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因为他觉得没人能看出自己对工业的布局。

    首先蒸汽机就算有人看懂了,也要顾虑燕王府。

    普通的商人不敢仿造,勋贵更会顾虑燕王,不是人人都能像蓝玉一样,视藩王于粪土的。

    至于担心蓝玉仿造蒸汽机,朱高炽更不怕。

    因为此人没多少活头了。

    就算蓝玉现在仿制,他来得及吗?就算来得及,没有蜂窝煤,蒸汽机想要普及开,在英国可是用了二十年。

    因为市场的扩大需要时间。

    所以蓝玉还要懂蜂窝煤。

    又懂蒸汽机,又懂蜂窝煤,两者为何要出现的道理,那等于从头至尾都在观看。

    北平,可是燕王的下。

    以大明的人口流通速度,不会这么快的。

    就算过几年流传开,朱高炽也不担心,因为那时候朱棣已经开始造反。

    所以朱高炽从来没有担心过,有人能仿造自己。

    不过既然葛诚问起,朱高炽没有把真正的原因回答,而是为他分析其市场的因素。

    “论财富,论市场,论技术,论底蕴,应府是下之最,没有地方比得上。”

    “但是蒸汽机,在应府没用啊。”

    “应府又没有煤。”

    在大明朝,应府的确没有煤。

    不过朱高炽画的圈,包含了徐州,应府的左上角。

    徐州要在清末才开始采煤。

    或者提前把徐州的煤矿探测出来。

    但是探测可不容易。

    以当下的技术条件,纯靠运气。

    不定十几年都探测不出来。

    “可以从其余地方采买。”葛诚笑道。

    朱高炽忍不住笑了。

    在应府的工业问题上,朱高炽还真的思考过,想到未来自己随朱棣入应府后,该怎么发展应府。

    所以经过了大量的构思和比较。

    “如果应府有人学北平的工业发展,不但不会促进地方经济,反而会导致衰败,得不偿失。”

    “这……道理不顺啊。”

    葛诚无法理解。

    不别的。

    就把那蒸汽机卖去其他地方,不也是挣钱?还有蜂窝煤,可以通过运河运嘛。

    朱高炽思考了片刻。

    在明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