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高炽没有打断他。 在明朝,他有机会。 例如西方在宋朝火门枪的基础上,进步到突火枪。 在十五世纪,西方从消减整个西方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的影响中,彻底走了出来,也就是一场鼠疫后。 西方的人均粮食产量反而获得了新生,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活跃力。 在这个背景下。 东西方火器的技术持平,双方使用的都是突火枪技术。 到了十六世纪,西方在突火枪的技术上,制作出了火绳枪。 而大明却因为“马尔萨斯陷阱”,国家陷入了贫困之中,社会的活力开始减弱。 不少有见识的官员,开始努力改革,想要扭转这种现象。 例如嘉靖时期各种规模的变法,到了万历时期的张居正变法,可最后都失败了。 农业社会,人口近两亿,已经超过了土地的负荷。 从经济上来看,什么手段也是无用的。 但是大明并不排挤外部的技术和思想。 例如西方征服者出现在东方,和大明的战争中,缴获了西方不少的武器。 其中就有火绳枪。 在万历时期,被改制成鸟铳,在南方军队获得普及,还有弗朗机等等。 也有不少官员主动学习西方的书籍。 但是到了清朝就不同了,清朝是排挤技术的,从继承明末的火器,在清初各方战场大放光彩,到清中期禁止火器,可见一斑。 以史为鉴。 在这种风气下,朱高炽觉得自己能服朱棣。 而且朱棣可是组织七下西洋的君主,一生中收复安南,设置三宣六慰,设立奴儿干都司。 其范围西起斡难河,北至外兴安岭,东抵大海,南接图们江,东北越海而有库页岛。 中南半岛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大部分地区,越南和马来西亚部分区域,几乎把整个中南半岛也就是今的半个东盟囊括在内。 “宣”是指的是宣抚司、“慰”是宣慰司,各设土司、土王为尊,但都受云南承宣布政使司管理,承认大明子的宗主权。 一生都在征伐。 这么有开拓精神的人,对新事物自然不会太过抗拒。 果然。 朱棣没有反驳。 朱高炽见状,连忙继续道:“所以多余的劳动力怎么办?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沦为流民。” 流民的危险有多大,朱高炽不用解释。 “而且日后农户家的孩子越多,长大了怎么分地?怎么娶媳妇?” 面对这种问题。 勋贵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嫡长制度。 但是百姓们做不到,他们没有这么大的利益动力,反而要想办法把每个儿子都照菇。 朱高炽一一细数道:“一户五口之家,田亩三十亩,每年轮作,属于康之家。” “如果两个儿子成年,田亩会变成人均十五亩,直接降为平户之家。” “如果有五个儿子成年,田亩会变成人均六亩,连穿衣都成了问题。”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国强民富的国家就会陷入贫困,任何方法都无法改变。” 朱棣沉吟片刻,抬起头道:“你这算法不对,有些夸大其词。” 朱高炽没有辩解,承认的点点头。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算的,我朝也有商业,会吸收不少的人口,但是也只是延缓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