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游击之术-《崇祯十五年》


    第(2/3)页

      对军情司的计划,吴三桂等人都表示认可。

      而军情司对具体细节的考虑,更是令他们叹服。

      比如遇到攻不破的坚城,或者被建虏围困,要如何撤退,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海边舰艇的安全,不至于被建虏断了退海的道路,陆军上岸,海军如何继续策应?撤退时,又要如何撤退?军情司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应变措施。

      军情司竟然将计划做到了这么周密,京营的张名振张家玉已经习惯,吴三桂马科等人却都是惊奇,这个时代行军作战,虽然事先会有计划,但大多都是笼统的大战略或者是大战术,像军情司这么细致,不但撤退路线,和战事中可能遇上的各种情况,就提前进行布置,令众将做到心里有数,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这只是军情司的初步规划,但不是最终决定,到了战场上,诸位将军可以随机应变,另外,也请诸位将军指点,看是否有遗露或者是错误的地方。”讲解完毕,李纪泽躬身向诸将施礼。

      军情司的计划很细致,众将一时都想不出遗漏和需要补充的地方。再者,谁都知道军情司是太子的智囊单位,当着太子的面,指出军情司的错误,好像是不给太子面子,朱慈烺看出了众人眼中的忌惮,于是肃然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计划关系到渡海攻击的成败,也关系到诸位的身家性命,诸位且不可有所忌惮和隐瞒,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大家集思广益,多指出遗漏,这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太子鼓励,众将这才胆大了一些,于是就计划的细节和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询问。

      朱慈烺仔细的听。

      马科和虎大威都是粗人,没什么谋略,只问了一两个简单问题,就问不出其他了,吴三桂问的很多,也很详细,看得出,三人之中,虽然他年纪虽小,统兵时间最短,但悟性和将才却是最高的。

      “殿下,我登州水师也想要上岸杀敌,请你准许!”

      郑森请命。在军情司的计划中,登州水师只负责夺取连云岛,再护送吴三桂等部上岸,其后便要一直待在海岸边,时时准备将撤退的百姓和军队,送到登州,郑森不甘心只做一个运输队长,而且他对麾下水兵的陆战能力也有一定信心,所以想要上岸参战。

      朱慈烺摇头:“将辽东的汉家百姓撤退到登州,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登州水师能做好这件事就已经算是立了大功,杀敌之事,还是交给几位总兵吧。”

      “是。”郑森微有失望。

      军议结束,众将离开大帐--从明日起,他们就要一起操练,不但练习攻城和速战,也要练习登船和下船,特别这一次所有渡海攻击的将士都有战马,吴三桂、马科部更是一人双马,如何快速有效的登船下船,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技巧,需要补足的短板。

      “殿下,有塘报。”

      众将离开,吴甡也正要起身,内监于海捧着刚刚送到的一封塘报,急急进到帐中。

      朱慈烺打开看,看完交给吴甡。

      原来是辽东巡抚黎玉田发给兵部的关于建虏动向最新的一封汇报。

      在调吴三桂马科入关之后,朝廷给黎玉田的命令是,严守宁远,同时要将宁远情况和建虏动向,时时汇报给兵部,也因此,这两天,关于宁远的塘报特别多。

      虽然塘报是给兵部而不是太子,但塘报到山海关后,山海关的辽东督师范志完会将塘报抄录一份,交给太子,这是兵部和太子共同交代给他的命令。

      “九月初九,建虏侦骑大举出动,人数超过平日的数十倍,甚至有十余骑出现在宁远城北二十里处,情势危急,建虏似乎是察觉到了我宁远军的调防……”

      吴甡看完塘报,抬头道:“建虏主力正筹备入塞,绝不会在此时分兵攻击宁远,再者,宁远城池坚固,又有红夷大炮,又岂是建虏一时所能攻破的?这个黎玉田也太紧张了。”

      朱慈烺沉思道:“不能大意啊,吴三桂初八离开宁远,初九建虏的侦骑就成倍增加,由此可知,多尔衮一定是察觉到了什么?我听闻多尔衮胆大心细,他既然在锦州,那么就一定不会放松对宁远的注意,我不担心他攻击宁远,我担心的是,他在知道吴三桂和马科的精锐骑兵入关后,会察觉到我们渡海攻击的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