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朱仙镇之战(9)-《崇祯十五年》


    第(3/3)页

      他说的是实情。

      梁以樟点头:“此事太子殿下已有考虑,如果梁某料的不差,官军援助小袁营的兵马,一定正星夜兼程,向这边赶来。再者,壕沟之用并非是要拦阻,而是要延缓闯贼逃跑的时间,增加其逃跑的难度。闯贼溃败,官军一定在后面紧追不舍,只要壕沟能延缓闯贼两到三个时辰,官军就可以将其全歼在壕沟之前!”

      刘玉尺点头:“那就好,就是不知道殿下会派多少兵马?何时能到?”

      语气间颇没有信心。

      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作为小袁营的二当家,刘玉尺对小袁营的斤两太清楚了,明为两万人,但能战的也就是五千人,拦不住李自成事小,一旦被李自成突破,说不得他小袁营就会全军覆没。到时他和袁时中成了光杆司令,太子殿下怕也不会给他们太高的职位。

      “大掌盘,二掌盘,”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梁以樟对袁时中和刘玉尺已经有相当的了解,知道他们心中的忧虑,于是肃然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小袁营当日遵从殿下的命令,退回开封,并在开封城下血战,又冒着可能被闯贼识破的风险,到中牟县来修整,可谓是惊心动魄。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最后的一步,只要挖掘壕沟,阻截闯贼,小袁营就立下了这不世之奇功,不但高官厚禄,还会流芳百世。值此关键时刻,两位难道要功亏一篑吗?”

      袁时中和刘玉尺相互一望,袁时中忽然一咬牙:“梁大人不必说了……为报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就算是将小袁营拼光了,我袁时中也要将李自成阻截在壕沟之前!”

      刘玉尺也抱拳:“愿效死命。”

      梁以樟欣慰点头:“就知道两位忠心赤胆,梁某自从进入小袁营,就已经将自己视为小袁营之人,小袁营但有危险,吾必冲到最前!”

      正说到此,就听见账外脚步急促,袁时中的亲兵在账外喊:“禀大掌盘,有开封最近军情。”

      “快传!”

      那探马急急而入,在袁时中面前跪倒:“禀大掌盘,二十万官军兵分两路,左良玉攻杞县,另一路由朱家太子亲领,直达朱仙镇,并在黄昏时分在杞县附近,和闯营骑兵交锋,双方互有伤亡。闯帅已经命令大军从开封城下撤退,往朱仙镇方向开拔……”

      袁时中,梁以樟,刘玉尺三人表面平静,心中却都是激动,他们知道,最后的大决战,开始了!

      ……

      陈留。

      陈留距离开封四十里。三国时,这里曾经是曹操的起家之地。因为四周平野,无险看守,当初曹操和吕布争锋时,为防守陈留曾经是煞费苦心。那时陈留是北方的大城,为曹操提供了充足的财力和兵源。但到了五代宋元之时,随着开封的崛起,陈留渐渐没落,到明末,只是一个小小县城了。

      但因其在开封东南,有雎水流过,仍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陈留四周平野,便于李过麾下的骑兵快速出击,和杞县、朱仙镇的距离差不多是一个等边三角形,随时可以救援这两地,另外其本身也有可能会是官兵进军的方向,因此闯营大将李过将自己的指挥中心设在了陈留。

      而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最前方就是杞县。

      开封被围,官军如果想要从南面解围开封,大致上只有三条进军路线,一是过杞县到开封之东,二是过杞县直达陈留,三是朱仙镇,李过驻扎在朱仙镇杞县之间的陈留,可以将这三点全部照顾。

      李过驻守陈留并非全是为了防守,在这两月之间,他麾下的骑兵将方圆两百里扫荡一空,最远处,甚至曾经游弋到归德边界,不过被官军骑兵阻击,双方碰撞试探了几次,李过觉得官军骑兵有相当的实力,于是就令侦骑撤了回来,严守杞县。而在杞县之前,派出大量的散骑侦查官军的动向,但并不和官兵硬对硬的碰撞。

      所以官军一进入杞县,他立刻就知道了。

      当初,在制定应对官军救援开封的策略时,李自成认为,在闯营势大的情况下,官军不敢直抵开封城下,一定会选择在开封附近占领一个地方,与闯营对峙,使闯营既要对付强大的援军,又要防备开封城内的守军,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但官军要从哪里进军,占领什么地方,李自成当时并不敢百分百的确定,只是确定了最大的两个可能地点,一个是陈留,一个是朱仙镇。官军走杞县,下一步就可以到陈留,而陈留距离开封四十里,一旦官军占据陈留,就可以和闯营对峙。

      陈留位在开封东面,虽和闯营对峙,但难以形成犄角之势,相比之下,处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比陈留有更大的优势,不但可以形成掎角之势,对闯营有更大的压力,而且朱仙镇有水道运河之利,官军占据朱仙镇之后,可以通过运河运粮,解决官军的后勤之忧。

      因此李自成断定,官军八成会选择朱仙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感谢“归来依旧少年1、小峰哥哥11”的打赏

      

    


    第(3/3)页